風濕免疫科和婦產科的橋樑

前面有一篇寫到,婦產科醫生,不容易接受免疫

抗體異常,會攻擊胚胎,而造成不孕或是習慣性流產。不過那也只是自己的想法,是不是每個醫生都這樣想,我就不知道了。

目前看的到的,可以把免疫抗體的影響,和婦產科搭上一座橋樑的,就是子癲前症

子癲前症,主要是來自於血流狀況不好,導致孕期會有高血壓等相關疾病產生,因此是婦產科醫生不願意碰到的一種症狀,只要臍帶血流狀況不好,胚胎和嬰兒很容易出現流產的問題。也因此,婦產科醫生對於血流狀況,是很重視的。


當血流狀況不好,除了血管的問題之外,血栓和異常凝血,也是其中的一個因素。在這時候我們就開始找理由,為什麼會出現血栓和異常凝血。除了天生的凝血因子異常的人之外(例如S蛋白低下,或是凝血因子過高之類),大家發現,抗磷脂質抗體症候群 (APA)的人容易產生血栓,或是抗細胞核抗體過高的人,有的人也容易產生血栓。

Bingo,終於把負責抗體異常異常的風濕免疫科,藉由子癲前症,和婦產科搭起了友誼的橋樑了。

所以當你在解決母胎之間血液的問題時候,婦產科是說在治療子癲前症,所以開伯基或是肝素讓你使用。而血液腫瘤科或是風濕免疫科的人,就會說使用肝素和伯基,目的就是要降低血栓或是凝血功能異常。但是結果都是一樣的!

不過還有一件事情,就是婦產科醫生對於子癲前症,都是中期才再做評估,那如果那種五周六周就流產的人,是不是也能這樣說哩?也可以說他們得了子癲前症嗎?以我自己覺得,我相信,這也是很難說服別人的。但是我覺得,我接受五周六周就流產的人,也看到那些抗體異常的時候,某種程度上,這些人就是子癲前症的高風險群!!

為什麼多數婦產科醫生,不太願意接受免疫影響懷孕的問題哩?

這個東西,我就只能從我不是醫生的角度下,來猜測為什麼婦產科醫生不容易接受免疫生殖這一個領域!

簡單說,要說服我接受某件事情,請拿證據出來!!而這些證據,最好是可以連常人都可以判斷是對的。舉例來說,吃甲狀腺素,會補充甲狀腺素,甲狀腺素數值會上升;吃鐵劑,血紅素會上升。人受到了刀傷,有刀子的形狀;人被小狗咬一口,也有出現小狗的牙齒痕跡!!

所以現在重點就來了,在免疫生殖這一塊,沒有好方法可以提出具有說服力的證據。大家都很簡單的說,免疫攻擊了寶寶,攻擊了胚胎。但是重點是,這些胚胎,或是寶寶,在流產之後,如果沒有經過仔細的化驗,都沒有好的證據,可以證明是受到異常抗體攻擊的痕跡,就像小狗的齒痕,刀子的形狀。所以目前胚胎化驗的結果,一定不可能會告訴你,胚胎是受到免疫抗體的攻擊,多半只會告訴你,胚胎是否具有染色體異常,或是有沒有發生基因突變的現象。

因此,在甚麼證據都沒有的狀況下,自然沒有辦法去說服這些醫生,異常的抗體,是會直接的攻擊胚胎或是嬰兒。我想,這也就是為什麼免疫生殖的這個領域,某種程度上,還是不太見容於原來的婦產科的範疇。

目前異常抗體.vs.胚胎或嬰兒之間的東西,幾乎所有東西都是用 "統計" 出來的。統計這些免疫抗體指數異常的人,或是免疫球抗體指數異常的人,真的會有難受孕,或是容易流產的狀況。而其中的一部分的人,藉由免疫藥物的治療控制後,雖然指數沒有回到正常數值,但是卻出現懷孕,或是走完整個孕期,順利生下小孩子的狀況。所以才漸漸地有婦產科醫生,願意接受這樣這樣的論調,開始把免疫抗體的影響,列入流產或是不孕的考慮;而不再對於這個領域呈現一種完全排斥的狀況。

最後的重點是,上面的東西,是個人角度的猜測,不一定是絕對真實的狀況。

血栓/S蛋白 的比喻

因為大家都搞不清楚,血栓/S蛋白到底是甚麼樣一回事?在凝血反應過程中,究竟有甚麼差別?這邊只好做一個簡單的比喻,希望大家能夠了解。

血栓之於S蛋白,就像體重之於運動量

體重高,原因有很多,其中之一就是運動量不足,
血栓高,原因有很多,其中之一就是抗凝血的S蛋白低下


就像要降低凝血功能,肝素和伯基,雖然有一點差異,但目的都是降低凝血功能。藉由藥物,改善體內異常的凝血狀況,這個時候,體內消耗S蛋白就不會這麼多(已經被藥物幫忙了),S蛋白消耗的少,抽血所看到的數字自然會回升!

就像降低體重,藉由改善飲食習慣,就可以降低熱量吸收。所以只要少吃一點,身體沒有吸收太多的熱量,就不需要太多運動量,體重就可以瘦下來。


孕期風險來自血栓,因為會造成血流不好,所以才監控血栓。所以如果血栓都很低了,醫生就不會讓你打一堆肝素,除非有其他原因,例如子癲前症的風險,或是臍帶血流狀況不佳,需要比一般人更好的血液流動性。

就像是體重輕的人,就不需要很多運動來控制體重,如果他還繼續做很多運動,除非她是有其他原因,例如他要有更好的肌耐力,或是其他巴拉巴拉的原因。


如果婦產科也說可以停藥,風濕免疫科也說可以停藥,而孕婦還會擔心的話,就直接跟他們說要打到生就好了,因為在這個時間點,繼續用藥的目的,也不是為了降低血栓,就是打心安而已了,就像喬丹再怎麼多做運動,體重也是下不去的,他運動的目的就已經不再是為了降低體重!


每個人安全的血栓值也不一樣,有的人也許2.0都沒事,有的人可能2.0就血流不好,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狀況,跟別人比較數據,接著又比較治療方法,都是多餘的,只會陷入為什麼大家治療都不一樣的窘境。


最後的結論是,"正常的凝血功能,要比正常的血栓值重要"!凝血功能異常,不管是過度或是不足,對於身體,都是不好的狀態!!



藥物介紹_肝素

肝素是甚麼東西哩?作用又是甚麼哩?簡單介紹一下吧!

<簡介>

肝素是一種抗凝血藥物,屬於最先發現在肝臟,所以叫做肝素。可以用在手術中預防血管栓塞性疾病,如靜脈血栓、肺栓塞、腦血管栓塞等。而長期使用肝素,容易有骨折的副作用。

<藥理作用>

肝素有以下幾種的效用
  • 抗凝血:增強抗凝血酶III(ATIII)與凝血酶的親和力。
    • 當抗凝血酶ATIII和凝血酶結合後,會形成無凝血活性的複合物,降低凝血的作用。因為肝素有大量的負電荷,會和ATIII的正電荷結合,增加ATIII和凝血酶結合的機率,增加ATIII的活性
  • 抑制血小板的粘附聚集:肝素可以和血小板受體結合,降低血小板凝聚在一起所產生的血栓。
  • 刺激血管內皮細胞釋放抗凝物質和纖溶物質,進而增強纖溶系統的活性。 進而減少不可溶的纖維蛋白產生
  • 促進脂蛋白酶進入血漿,達到降血脂的作用。
  • 肝素還具有抗炎、降低血液濃度、抗平滑肌細胞增生的功能

<臨床應用>

肝素是需要迅速達到抗凝作用的首選藥物,可用於外科預防血栓形成,例如心肌梗塞、肺栓塞、腦栓塞的栓塞,對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,可預防病人發生靜脈栓塞病。另外也常用在孕婦的抗凝治療。

另一重要臨床應用是在心臟、手術和腎臟等血液透析時,維持血液體外循環暢通。
用於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彌散性血管內凝血,也用於治療腎小球腎炎、腎病症候群等。
 

<副作用>

有免疫反應而造成肝素誘導的血小板減少症(HIT),是最危險的併發症。如果使用的人有這種症狀,需要停止使用。

肝素的最大副作用,就是容易引起身體自發性出血,特別容易出現在為各種黏膜出血、傷口出血以及身體凝血功能不佳所造成的瘀青等。

另外,肝素誘導的血小板減少症(HIT)是一種因為使用肝素,導致血小板減少,是肝素治療中的一種嚴重併發症,如果產生此問題,需要停止並觀察狀況。

對於很多因為血栓過高、S蛋白C蛋白低下、抗凝血酶ATIII低下的婦女,常常在進行不孕生殖療程的過程中,會被醫生要求,以肝素來協助增加療效。其目的主要是改善子宮的血流狀況,同時降低血栓對於胚胎著床的影響。因此某些狀況下,雖然血栓值也正常,S蛋白也正常,婦產科醫生仍會嘗試注射適量的肝素,來增加受孕的機率。而在孕期中,在這些指數都正常的狀況下,婦產科醫生也會視檢查的結果,來評估是否需要繼續使用肝素,繼續維持血液流動的順暢。

不過在孕期中注射肝素,最需要注意的事情,就是到了生產的時候,切記一定要不斷的提醒醫生自己有使用肝素的狀況,因為肝素的抗凝血功能,正是開刀以及手術時候需要注意的事情。為了避免凝血功能不足而導致大量出血不止而發生危險。

凝血反應和溶血機制

血液的順暢是很重要的事情。而血液在體內的流動,需要有兩個很重要的機制,才能維持身體的安全:
  • 凝血機制:防止血液從受傷的血管或組織流出,導致出血不止。
  • 溶血機制:分解不需要的血塊,使凝血機制發生在血管受傷的地方,而不是到處都發生凝血機制。
整個凝血反應,分成三個部分,
  • 凝血酶活化物的產生:當血管受損時,釋放出凝血因子,各式各樣的凝血因子產生後,開始彼此之間進行各種的作用,進而形成凝血酶。
  • 凝血酶原轉化成凝血酶:凝血酶會活化血小板,這時候快速的產生凝血酶。接著又會活化更多的血小板,像滾雪球一樣的短時間產生大量的凝血酶。
  • 纖維蛋白原轉化成纖維蛋白:凝血酶原開始把血漿中可溶性的纖維蛋白原,轉變成不可溶性的纖維蛋白。
這些不可溶性的纖維蛋白,最後結合在一起,就會形成膠狀的血栓塊。

也因此,說完了凝血反應之後,倒回去看,就知道如果我們要降低血栓塊的產生,有甚麼樣的方法。
  • 減少血小板 >> 抗血小板制劑
  • 減少凝血酶 >> 抗凝血劑
  • 直接溶解血栓

最常使用的藥物,就是伯基(阿斯匹靈)還有肝素肝素了!可以參考另外一篇,超簡單凝血反應介紹和肝素伯基的差異,也有簡單的介紹!

總是建議人家用自然周期的方法

這一篇,跟免疫比較沒有太大的關係,反而是希望大家多用自然週期!

我比較希望,如果除非真的有需要的人,再來做試管嬰兒。否則可以的話,盡量用一些自然的方法來協助。

不過當然最重要的是,沒有真正有那些免疫方面的疾病時候!!

不過再用這樣的方法時候,建議最好要有量基礎體溫的好習慣。當沒有甚麼問題,又加上月經在標準長度的人,最好多試驗看看!

image

image

第一張圖裡面,我們大概可以看出一些端倪,

  • 生理期結束後,基礎體溫在低溫區震盪
  • 進入排卵期,基礎體溫會往下走,
  • 等到體溫回升,高過生低溫區域的時候,就進入了黃體期,這個時候的基礎體溫,就都在高溫區域震盪了。
  • 當黃體期的時間超過自己平常的月經週期,同時溫度也持續地維持溫度在平常溫度。
  • 當黃體期的時間超過自己平常的月經週期,溫度卻掉下來,就表示月經真的會慢慢出現。

這樣就周而復始的出現!

那我們要如何用自然的方法,來增加精子著床的機率勒?

我的想法是:以排卵藥,確認該次生理期會排卵。在排卵日的時候,利用破卵針,使卵子可以在正確的時間出現,搭配先生較為密集的行房,以及適當的藥物改善。以這樣的方法,可以在預算最有限的狀況下,得到最大受孕的機會。

其實著床還不是最大重點,另外一件事情>>>>抓到自己的排卵日很重要。因此就造就了第二張圖的產生。第二張圖,是建議如果要抓排卵時間的孕婦,最好的的方法,就是利用排卵試紙。在低溫區快要結束的時候,就可以準備比較密集的方式,來觀察甚麼時候才是正確的排卵日。